2022年第27期·课程思政视域下“环境土壤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2022.11.01

[出处] 教育教学论坛_2022年第27期

王芳 马晓 林妍敏 李文慧

[关键词] 课程思政;环境土壤学课程;知识+观念塑造

[基金项目] 2020年度宁夏回族自治区“课程思政”精品项目“‘环境土壤学’课程思政教学探索与改革实践”(NXSZ20203073);2020年度宁夏大学校级教改项目“基于科研反哺教学理念的高校环境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环境土壤学’课程为例”(NXDXJG202028)

[作者简介] 王 芳(1983—),女,陕西汉中人,博士,宁夏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水土资源高效利用与土壤环境调控研究;马 晓(1989—),女,山西晋中人,硕士,宁夏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助教(通信作者),主要从事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李文慧(1998—),女,河南周口人,宁夏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2021级自然地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土壤碳氮循环。

[中图分类号] G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2)27-0073-04 [收稿日期] 2022-02-22

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要求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这是根据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的指示精神研究制定的,为进一步深化高校课程思政的体系化建设和改革创新明确了前进方向[1]。传道是每一位专业课教师要面对和承担的一项重要责任。课程思政的本质是一种课程观,不是简单的课程+思政,是一种教育教学理念,是把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课程当中,实现“润物细无声”,达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不同学科、不同课程有不同的思政切入点与融合方式,专业课程占高等院校课程体系的比例,远远超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因此专业课开展课程思政更有利于构建全课程育人格局[2]。“环境土壤学”是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同时也是地理、环境、资源、农业类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传授范围较广。近年来,宁夏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一直积极探索如何深入挖掘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将教学内容与思想政治有机地结合起来,推动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现将笔者在“环境土壤学”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几点探索实践,与同行进行交流。

一、“环境土壤学”课程思政设计思路与可行性

“环境土壤学”课程思政实施的目标主要是寓道于教、寓德于教和寓教于乐。其中寓道于教体现了“极限”原理,Limit f(x)=A  X→∞,将不忘初心作为极限目标,告诫学生要砥砺前行,无限接近目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体现工匠精神,精益求精,方得始终。同时还需具备辞海精神,工作一丝不苟,课程思政内容字斟句酌,教学作风严谨。寓德于教体现了积分原理,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3]。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每个人的生活都是由一件件小事组成的,养小德才能成大德。”课程思政深化改革体现了量变到质變的规律。寓教于乐主要体现了要快乐教学,使教学内容生动活泼,喜闻乐见,将环境土壤学情景化、故事化,通过互动式、讨论式、探究式和案例式等多种教学方式,使学生在引人入胜的情境中潜移默化,于无声处恍然大悟,最后在专业知识学习过程中逐步强化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4]。

“环境土壤学”是环境类专业的基础性课程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也是环境问题出现后在土壤学和环境科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课程,属于新兴的综合性交叉学科,在培养环境创新拔尖和复合型人才的课程体系中起着重要作用[5]。环境土壤学更侧重于人类活动与土壤环境质量的关系研究,特别是土壤质量发生改变之后对人体健康、社会经济、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影响研究,继而探索调节、控制和改善土壤质量的科学依据与有效途径,具有较强的时代性,也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5]。换言之,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可作为“环境土壤学”专业课程学习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大学生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观念转化为思想道德行为的重要环节,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拓展与延伸,因此便于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二、“环境土壤学”课程思政建设探索与实践

(一)融入思政元素,优化教学内容

在讲授“环境土壤学”的理论内容时,要强调形式多样化、内容多元化,要与当前国家的政策方针巧妙结合。在“环境土壤学”的授课过程中,笔者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将专业知识点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融合,将日常课程教学、环境热点问题、生态问题、土壤污染、土壤退化、生活实例、当前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有机联系,列举出思政映射与融入点,不断充实课程内容,使思政元素在“环境土壤学”课程中得以充分体现。例如在介绍土壤的定义与重要性的时候,引入世界土壤日的由来,并且围绕每年土壤日的主题,如“健康土壤带来健康生活”“防止土壤盐碱化,提高土壤生产力”“土壤污染解决方案”等展开实例论述,让学生能够重新认识脚下这片土壤,意识到健康土壤的重要性和倡导可持续的土壤资源管理。讲到土壤健康评价的时候,引入中国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国家农业绿色发展研究院、中国土壤学会科普委员会和土壤健康工作组牵头携手农业食品供应链等相关企业在7月举行的“文化衫探究土壤健康”活动,将一件纯棉的文化衫埋入被测试土壤中,6~8周之后取出,在这期间,土壤中的微生物会“啃食”文化衫的纤维,微生物数量越多,它们“啃食”的速度越快,可通过观察文化衫的降解程度评价土壤的健康状况,即文化衫腐烂程度越高,表明土壤中微生物数量越多,活性越高,进而说明土壤越健康,通过对土壤健康的评判,从而制定出合理的土壤管理和改良措施。此活动有超过200余家的农场参与,足以看出大家对于自家土壤健康十分好奇,想通过这次活动一探究竟,笔者携自己的孩子代表宁夏在自己的科研试验田也参与了此次活动,引入此内容主要是将抽象的土壤健康概念在学生面前可视化,让他们有保护土壤环境的意识,同时也是一种土壤科普,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在疫情和气候变暖的大环境下,只有重视土壤问题,才能够让有限的耕地发挥出无限潜力,从而保证粮食安全。又如讲到防治土壤退化的时候,列举了“人民楷模”王有德在白芨滩防沙林场团结带领广大干部职工,治沙播绿、兴场富民的先进事迹,旨在让学生深切体会“生态文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精神内涵。

(二)巧用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手段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环境,教学资源可以分为网络题库、数字化媒体素材、在线测验、多媒体课件、在线课程、在线答疑和媒体文库等形式。其中最主要的教学资源是以数字化信息形式呈现的教学素材,这种形式的教学资源可以作为对传统课堂的一种辅助教学。例如针对当前土壤重金属污染导致的食品安全问题等热点事件,在讲述土壤污染的防治技术与原理的同时,结合国家发布的“土十条”等政策,来说明防治土壤污染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而既从技术上懂得如何改良培肥土壤,又从政策上懂得如何珍惜保护和利用土壤。结合网络资源,通过微信、微课、学习强国App平台等关于土壤利用、土壤修复、土壤健康的报道,让学生来介绍,教师辅以基本的土壤学原理加以引导,尤其是将人与自然和谐、土壤可持续发展这些可以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的内容紧密联系起来,以丰富教学内容,加强教学直观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根据土壤环境领域相关技术的发展,不断更新教学素材,增加更多模拟视频、图片和动画演示土壤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使讲课更加生动形象,易于理解和接受。

(三)引入科研成果,优化教育模式

引入教师科研成果可以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解决问题,同时培养学生不畏困难、坚持不懈的探索精神。笔者将本领域的科学前沿问题和自己课题组的相关科研成果在课堂上与同学们进行分享,并与其展开讨论。例如讲授土壤氮素与环境质量、土壤压实等章节时,将科研项目中通过从国外引进种植肥田萝卜减少土壤硝酸盐进入地下水的风险[5];通过种植肥田萝卜等覆盖作物,减轻土壤压实等典型案例引入课堂教学,丰富理论教学内容,将发表的研究论文作为学生课外阅读材料,并与学生探讨研究方法与科学思路,以深化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与创新能力[5]。同时在分享科学前沿的时候,不但积极扩展了课堂教学资源,帮助学生了解了本学科领域的研究热点,也增加了课堂教学的深度与广度[5],同时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对知识的渴求与兴趣,引导学生去发现、求证和创新[5]。

(四)进行科研训练,积极促进“环境土壤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环境土壤学”课程的特点是需要在有限的课时内尽可能做到内容全覆盖,同时教学大纲只设置了理论讲授,而缺少实践教学,而实践教学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学习与认知能力,特别是在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5]。因此我们通过科研训练的方式,来弥补课程设置的不足,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感性认知。知识讲授过程中,增加了许多与内容相关的科研知识和科研故事,利用相关科研故事中科学家的勤学奋斗、刻苦钻研精神来培养学生的求真精神与问题意识[6]。通过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实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严谨的学习作风和团队协作精神。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将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与课题组老师的科研项目相互联系,从大二开始,学生就能走进实验室,参与各类国家级、省部级课题与应用开发课题,还会有出国交流学习的宝贵机会,这样打破了传统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站在科技发展前沿,加强了学生的科研意识和动手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质,学生在参与科研活动的过程中,能够有效提升科研能力与创新意识[5]。

(五)多元化考核,提升教学效果

建立多维度课程思政建设的成效考评体系非常重要,因此需要形成多角度的过程式全面量化考核。该课程教学内容体系包括32學时,其中基础土壤学知识部分占1/4,土壤环境质量变化、影响及其调控等占3/4。学生学习的主要活动及所占比重如下:(1)课前针对教师提供的学习资源进行网络学习(不计学时);(2)进行课堂理论学习,50%;(3)翻转课堂互动讨论,35%;(4)针对具体情境问题完成小组汇报,10%;(5)课后通过作业训练完成知识巩固(5%)。运用“3EPF”教学模式,问题导向(Problems Orientation)使学生主动进行探索学习(Explore),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深入解释(Explain),获取学生反馈(Feedback),最终对学习效果进行多元评价(Evaluate),实现“学生主体、能力本位”的教学目的。同时对应搭建了“四维互作一体”教学管理形式。四维指线上、线下、课上、课下四个维度;互作是将四维进行两两匹配,使之互为表里,四方面相互组合皆有成效;一体是在此模式指引下,最终形成“结果助力过程,过程提升结果”的闭环往复、滚动向前的一体教学格局,帮助教师和学生切实了解教学的质量和教学水平,有效提升教学效果。

三、实施效果

该课程内容多、角度多,但课时有限,学生感性认知土壤的机会少,且现今高校学生多为00后,个性更独立,见解更独到,具有浓厚的时代和社会特色,固有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学生需求,因此,“学生要学什么,要学生学什么,学生要怎么学,怎么要学生学”常常是我们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通过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践,笔者发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了大幅度提高,能够主动参与到课堂讨论当中,气氛活跃;上课迟到早退、玩手机、无故旷课的现象明显减少。绝大部分学生能够及时提交作业,并保质保量完成,甚至有学生能够积极提出问题,与老师进行讨论。期末课程论文考查过程中,大部分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环境土壤学的专业知识与自身实际结合起来,并勇敢表达自己的想法与看法。课程结束时,笔者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同学们就课程思政改革的效果进行调查,学生都对这种融入思政元素的课程改革表示充分肯定,认为这种相互渗透、彼此融入的教学模式让他们充满好奇,并且对自己未来的专业发展有着美好的憧憬。有些学生甚至立志要考取本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让自己有全面的提升。由此可以看出,“环境土壤学”课程思政改革效果显著。

结语

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是“环境土壤学”专业课程学习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对本科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是大学生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观念转化为思想道德行为的重要环节,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拓展与延伸。要想真正做到专业课程思政,必须提前认真领会本门课程对学生的未来持续发展的价值,准确挖掘课程教材与德育的最佳结合点,力求在传播专业知识的过程中,以基本知识为载体,树立德育的核心课程理念,润物细无声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课程教学过程,力求使学生通过课程学习,不仅学到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在整个教学环节中接受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融入学生教育全过程[6]。教育的回归要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要有“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的坚守,要有“潇潇有雨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才能实现全方位、全过程教书育人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