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40期·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全链条—一站式”教学体系构建

2023.10.16

[出处] 教育教学论坛_2022年第40期

徐 艳,孙丹峰,朱道林,袁承程,赵瑞春

(中国农业大学 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北京 100193)

一、构建“全链条—一站式”教学体系的时代背景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是一门涉及地学、经济学、管理学、生态学、法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复合专业,为国家推动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输送了大量独具特色的专业人才[1,2]。现阶段,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人们更加注重追求高品质的生活条件,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显著增强[3]。在这一背景下,加强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可以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对土地资源管理的要求,为国土空间格局优化、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乡村振兴、粮食安全等目标的实现提供高质量的人力资本[4,5]。

教育部在1998年正式设立了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自此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开始蓬勃发展,特别是随着自然资源部的成立,标志着土地资源管理行业步入了新时代,这也进一步提高了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要求[6,7]。尽管我国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毕业生整体就业率很高,但从事土地资源管理行业的学生却很少[8]。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更加注重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缺乏丰富的实践经历,从而不能很好地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9]。这意味着需要构建一种实践与教学相结合的教学体系,在保证理论基础知识学习的基础上,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整体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土地资源管理行业的发展。

二、“全链条—一站式”教学体系的主要内容

“全链条—一站式”教学体系主要是为加快培养适应未来发展变化的自然资源管理行业高端人才,解决专业教学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脱节问题所创建的教学培养平台。该平台名称为“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大学生教学实习基地”,由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与房山新城投公司共同建立,贯穿本科人才培养全过程,结合“课程实践、竞赛训练、虚拟仿真、生产实习”一体化建设,打造“通识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实习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平台,形成“全链条”课程+“一站式”实习的教学实践新体系。该教学体系充分整合了教学科研实习实践基地在自然资源管理业务领域的地学资源、案例资源、智力资源,提高了学生专业技能,有效促进了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整体设计思路如图1 所示。

图1 “全链条—一站式”教学体系设计思路框架

三、“全链条—一站式”教学体系的具体实施路径

(一)课程体系

该体系在课程设置上针对各年级之间的差异与关联性,积极打造本科生教学“全链条—一站式”实习实践课程群,以“土地科学专业认知实习”(大一)为入门引导,以“测量与地图学”“地质与地貌学”(大二)等基础课程开展基础专业认知实习,以“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认识”“土地资源调查评价”“土地系统分析与建模”“土地整治与工程设计”“土地利用规划”“城市规划”“城市与空间经济学”“乡村景观规划”(大三)及“不动产估价”(大四)等课程集群开展专业综合能力实习实践,以国家级及北京市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校级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大二、大三)及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毕业论文(大四)等项目开展专业综合科研能力训练,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全学习期内的一站式培养,从而形成不同年级间的教学联动与全链条课程体系。

(二)教学体系

该体系在教学中由学校教师与共建单位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共同组建成指导教师队伍,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指导教师队伍的相互交流,共同参与实习教学过程,不断提高实习教学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依据教学基地条件,设计野外教学内容,增加实践教学内容,重点加强学生动手操作、浸入式情景体验等内容体系设置,鼓励发展研究团队培养模式,注重团队精神培养与合作意识提升,探索建立“课堂教学+视频教学+实地研学+专题讲座”的创新教育教学实践新模式;积极构建与整合案例数据库,将典型工程建设、项目实施案例的基础数据制作成标准化教学样本用于案例研究,辅助理论教学,在实践基地长期开展土地调查、土地评价、国土空间规划、土地整治与工程设计、城市规划、不动产评估、土地规划等教学案例库的补充和更新,从而构建适应学科发展的高质量教学体系。

(三)组织管理体系

该体系在组织管理方面,主要依托共建单位共同建设,由双方相关人员共同组建教学基地领导小组,围绕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探索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建立有关实习的教学运行、学生管理和安全保障等规章制度;依据各个科目的教学内容,落实教学基地建设的区位,规划教学基地的建设,做好器材配置与场地设施的完善,因地制宜因需设置;做好学生在实践期间的安全、保密、知识产权保护等教育工作,提供充分的安全保护与劳动保护设备,做好相关的保障工作。

(四)考核评价体系

该体系在考核评价中注重学习与实践过程,通过设置灵活多样的考试内容和考核方式,探索非标准答案考试,鼓励教师根据课程性质和特点,采用面试、实践操作、课程论文、课程设计、创新成果等多元化考核方式,部分课程的考核可以将考核地点设在企业生产一线或田间地头。例如在创业类课程考核上,可以以创意形成、展示创业过程为主;在课程论文考核中,可以通过撰写调查报告、创业计划书等作为学位论文的选题内容,完成学位论文的写作。同时,辅以教师点评、同学互评,注重对学生创造思维、实习实训、实践经历的考查评价方式。

四、“全链条—一站式”教学体系的实施效果

(一)学生综合能力与整体素质显著提高

基于“全链条—一站式”教学体系,中国农业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掌握了先进的专业方法与工具,学习和积累了项目经验,促进了学生现实场景和决策/利用调控的虚拟效应情景应用能力的提升,创新思维能力、创新意识、综合素质均得到了显著提升,解决了专业教学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脱节的问题。100%的本科生均参与过各级各类创新创业项目,仅在2020—2021年,学生参加国家级创新创业类孵化项目4项,北京市级14项,校级48项。得益于房山教学实践基地的培养训练,多位学生在全国性竞赛中获得佳绩,例如获得第九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2项、三等奖5项;获得第四届全国大学生不动产估价技能大赛一等奖和二等奖各1项;在2020年全国大学生土地国情调查大赛、2020年全国大学生土地利用规划技能大赛和2020年全国大学生自然资源科技作品大赛获奖多项。学生综合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契合了国家对新农科、新工科等人才建设的要求。

(二)教学成果与学科发展取得良好成效

基于“全链条—一站式”教学体系,中国农业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教师团队获得多项北京市及校级教学成果奖。例如,以房山教学实践基地作为基础,“基于‘教材—标本—模型—数字—基地’的土壤调查拔尖人才培养模式与实践”项目,获得北京市教学成果奖;“基于‘教材、视频、实物、大数据和基地’五位一体的土壤地理野外教学创新模式”及“双擎四轮驱动土地资源管理类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分别获得了中国农业大学本科生教育成果奖和研究生教学成果奖。在教学实践基地基础上,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还开展了“土地资源利用系统虚拟仿真教学”和“土地经济与政策虚拟仿真实验与技能训练系统”2个实验项目,5个专业课专项课题(其中,“土地管理学”被评为校级优质课程建设项目);出版了相关教材5部,先后与30余所院校进行经验交流,并在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海南大学、山东农业大学等20余所院校得到推广应用,学科发展取得良好成效;支撑了土地资源管理作为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019)、新农科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育体系(2020)、土地资源利用系统虚拟仿真教学(2020)及土地经济与政策虚拟仿真实验与技能训练系统(2020)等学科平台的建设。

(三)社会认可度得到显著提升

“全链条—一站式”教学体系使得中国农业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科生能够更好地贴近实践,掌握实务中需要的专业能力,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学生整体素质得到稳步提升。近年来,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了自然资源各级管理部门、事业单位、公司等用人单位的高度肯定,为自然资源部、自然资源部国土整治中心、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等单位输送了多位优秀毕业生,社会认可度得到显著提升。

五、结论与建议

本研究基于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新时代目标定位背景,以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和房山新城投公司共同建立的“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大学生教学实习基地”为例,系统阐释了构建“全链条—一站式”教学体系的主要思路与内容,从课程体系、教学体系、组织管理体系与考核评价体系四个方面架构了“全链条—一站式”教学体系的具体实施路径,以及对学生能力、学科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与价值。

致谢:感谢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伦飞、张雪靓、吕国玮、吴昭军老师对本文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