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27期·专业群多元全生态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研究

2022.11.01

[出处] 教育教学论坛_2022年第27期

陈煜 崔英杰

[关键词] 专业群;教学质量保障;“双高计划”

[基金项目] 2020年度深圳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双高’背景下专业群多元全生态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以移动通信技术专业群为例”(ybfz20020);2020年度广东省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高职扩招专项“高职扩招背景下基于精准教学的混合教学改革与实践”(JGGZKZ2020160);2018年度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项目“教学名师”(组厅字〔2018〕6号);2019年度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第七批校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伴随式视角下的混合学习评价体系研究与实践”(2019jgjx02)

[作者简介] 陈 煜(1986—),女,湖南郴州人,博士,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信息与通信学院讲师,主要从事移动通信技术、高职教育研究;崔英杰(1984—),女,山东平度人,硕士,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信息与通信学院讲师,主要从事高职教育教学管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2)27-0161-04 [收稿日期] 2021-11-17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产业对高职复合型创新人才的需求增加,为了提升高职教育质量,2019年教育部、财政部发布《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简称“双高计划”),重点支持一批优质高职学校和专业群率先發展,引领职业教育服务国家战略、融入区域发展、促进产业升级。专业群是“双高计划”任务的核心,专业群建设将带动高水平高职学校的建设。专业群建设的关键是人才的培养,而人才培养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环就是教学质量保障。专业群教学质量保障不同于传统的教学质量保障,其存在着专业内互通、专业资源共享等一系列需求,而传统基于独立专业的教学保障机制无法很好地支撑专业群的教学过程,存在着岗位脱节、监控范围片面、教评体系分离[1]等问题。为了保障高职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质量,专业群需要对接区域经济对移动通信技术产业人才的诉求,同时关注学生个人的学习与发展,需要全面掌握整个专业群对口企业岗位需求、专业群教学模式、教学过程、学生个体生源、学习行为、毕业生与社会满意度等信息,基于专业群生态、课程生态、学生个人生态,对复合型专业群人才培养路径进行分析与动态调整,建立专业群多元全生态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一、专业群多元全生态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定义

(一)专业群的定义

专业群是指由一个或多个重点建设专业作为核心专业,若干个工程对象相同、技术领域相近或专业学科基础相近的相关专业组成的一个集合。高水平专业群即无论在高校内部、高校之间或全国范围内均有标杆作用。本文以移动通信技术专业群为例,以我校移动通信技术专业为核心专业,联合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微电子技术、信息安全与管理为支撑,培养移动智能终端芯片设计与测试、智能产品开发与测试、基站安装与维护、网络规划与优化、智能终端应用开发及安全运行等高技能人才,全面覆盖5G产业移动通信芯片、5G设备制造、智能终端制造、移动通信网络运营和移动信息服务与信息安全为主体的完整产业链,由此支撑粤港澳大湾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建设。

(二)多元全生态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定义

多元全生态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指学校联手行业、企业多元协同,从学生个体生态、课程生态、专业群生态共同全面保障教学资源、教学过程和教育结果。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分为两个层面:一是从人才培养层面上,从企业岗位需求出发,制定培养目标,通过最终毕业输出人才的质量检测与社会企业评价,反馈人才培养方案存在的问题,每年动态修正人才培养的定位、专业目标、课程目标等内容,从而保证毕业生的质量符合人才培养的目标;二是从具体教学实施层面上,基于学生在校的整个学习情况,通过课内、课外的学情监控,监测教学质量,通过过程性教学评价结果,指导教师周期性进行教学内容方案调整、教学资源调整,探索个性化教学改革。

二、“多元协同”的全生态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框架

以本校移动通信技术专业群为例,为保障专业群人才培养的质量,携手行企,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移动通信产业人才需求,动态调整专业群人才培养路径,关注学生个体的学习与发展,多元协同共建全生态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框架,如图1所示。专业群生态中,专业群人才定位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区域经济需求和学生需求;课程生态中,为提升培养质量,循环动态调整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内容、教学模式,确保最终培养的人才符合社会与学时发展需求;学生个体生态中,为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目的,引导学生自主进行教学方向选择,通过动态调整教学策略实现个性化教学[2]。因此,全生态教学保障体系主要由人才培养目标系统、教学过程管理系统、教学质量监测系统和教学资源与组织管理保障系统四个子系统组成。

(一)“对接岗位技术”的人才培养目标子系统

人才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质量保障的依据,包含专业培养目标、课程目标等多个层级。以移动通信技术专业群为例,根据企业用户的需求,得到移动通信技术专业群岗位能力需求标准,以“分析工作岗位→梳理典型工作任务→重构岗位知识与技能→确立专业培养目标”为主线的系统化设计方法,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方法打造移动通信技术专业群的人才培养规范,得到专业群人才培养定位,对接行业企业的职业标准,得到专业群培养标准和课程标准,最后提出毕业要求,如图2所示。从产业到课程,从输入到输出,明确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的质量标准,包括岗位标准、专业标准、课程标准等,规范教学工作,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二)“以学生为主体”的全生态教学过程管理子系统

教学过程管理系统以学生为主体,围绕学生,从其入校到毕业,对学生的培养进行跟踪管理,主要包括生源管理、常规教学过程管理、学生活动管理等方面。

1.专业群生源管理模块:主要统计生源信息,如招生方式、生源地、年龄、性别等基本情况。

2.常规教学过程管理模块:包含教学文档管理(教学计划、教学方案、教学资源等)、教学班级管理,支持专业群内互选课程,打破原有的行政班级,构建新的混合专业课程班级,实现学分互认。

3.学生活动管理模块:以学生的第二课堂为主,包含职素培养(技能证书)、创新创业培养、社团活动、课外竞赛四个方面,涉及学生活动的组织信息、活动报名信息、活动成绩信息、活动考勤信息、活动计划信息、活动基础信息等信息管理,以便对学生课外活动及创新活动进行管理,并进行能力达成度的分析。

全生态教学过程管理子系统主要监管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情况,通过这三个模块可以对学生进行画像,构建学生模型,由此探索小班教学、分层教学、项目模块教学等教学改革。

(三)“多方位过程性”的教学质量监控子系统

为保障人才培养的质量,需要对教学情况、学生学习情况、第二课堂活动开展情况、毕业生就业情况等方面实施多方位的互评机制,需要建立“多方位過程性”的教学质量监控子系统,主要包含以下三个模块。

1.过程性全方位的学生质量评价模块。该模块是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打破常规的单一成绩评价,扩展为多方位多主体的全面评价。如督导、教师、辅导员、班委、社团领导等多主体全方位,从课堂学习、第二课堂活动、社会交往等多方位,对学生的学习效果、素质、知识能力技能、道德素质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2.过程性多维度的教师教学过程评价模块。该模块是对教师的教学过程进行评价,评价打破传统的每学期一次的学生打分式评分方式与督导听课评价,采用过程性评价方式进行多维度的综合评价。学生、督导、学院教师将多次对教师的师德师风、教学能力、教学策略、教学实施效果、教学资源建设等方面进行过程性评价。

3.双向人才质量检测模块。对于最终人才培养质量的检测,一方面要根据学生三年的学习情况,通过学生质量评价系统形成综合的学情报告,搭配毕业审查、就业质量分析,对专业群的输出人才进行检测。另一方面要持续跟踪毕业生就业情况,结合用人单位的满意度,综合评价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其中毕业审查需要考虑到学生的跨专业学习,甚至有部分学生由于进行了方向选择性修分,在毕业审核时需进行大批量学分置换。

学生质量评价模块和教师教学过程评价模块,利用信息化手段持续地对专业课程教学过程进行全面、高效、常态的监控,通过定期评价和专项评估,对课程教学效果进行分析,为课程改进提供参考依据;双向人才质量检测模块对专业群定位、人才培养质量进行检测,形成专业群自我诊断与改进机制,进一步完善专业群定位、人才培养目标、课程标准等,从而达到教学质量持续监控与人才培养方案循环改进的目的。

(四)教学资源与组织管理保障子系统

教学资源与组织管理保障子系统支撑着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运行,主要包括合作企业信息、师资队伍信息、教学设施信息和教学规章制度等保障机制。建立专业群教学资源信息库,实时跟踪统计合作企业与企业需求、专业群专任与兼职教师队伍信息、教学设施信息等,定期进行信息更新,并建立企业招聘发布平台,打通学生就业渠道,提升学生就业率。建立组织管理与保障机制信息库,集合专业建设与教学开展过程中的各类管理与保障机制和制度,使专业群教学各个环节工作的开展有理可依,有制度可查。

为了保障专业群整个人才培养与教育教学的质量,本文以移动通信技术专业群为例,构建了“多元协同”的全生态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从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课程教学与学生学习过程的监管,教学与人才质量评价,到教学资源与组织管理的保障,全面保障了学生个体生态、课程生态、专业群生态的教学资源、教学过程和教育结果,为专业群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提供了一个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