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25期·科教融合背景下通识教育课程的探索与实践

2022.09.19

[出处] 教育教学论坛_2022年第25期

阙青敏 吴奉奇 黄东

[关键词] 科教融合;通识教育;人才培养

[基金项目] 2021年度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规划课题(教育综合改革专项)“基于物联网的高校实验室安全全周期管理信息化平台构建——以华南农业大学智慧实验室管理系统为例”(2021JKZG099);2020年度华南农业大学“科教融合背景下省级科研平台承担通识教育课程的探索与实践”(JG20190)

[作者简介] 阙青敏(1990—),男,湖北恩施人,硕士,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实验师,主要从事实验室管理研究;吴奉奇(1990—),女(满族),黑龙江牡丹江人,硕士,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实验师,主要从事实验室管理研究;黄 东(1979—),男,广东电白人,硕士,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副院长,助理研究员(通信作者),主要从事党建、思政、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验室管理等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2)25-0086-04 [收稿日期] 2022-01-14

2015年国务院印发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指出完成“双一流”大学建设目标的关键在于提高本科生的教育质量,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兼具的高级专门人才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教学和科研是高等學校两项基本职能,各高校已探索形成了不同形式的科教模式[1]。科教融合教学模式有利于加强高等教育与科学研究更紧密地融合在一起,也有利于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对高等教育质量的进一步提高也更加有利,其本质就是以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的高等教育。新时代高等教育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本质要求就是建立教研一体化模式。人才培养是高校科教融合的落脚点,一切事业的根本基础是人才,在本科教育中践行科教融合,就是要打造高质量的高等教育,让本科生能够在创新研究中体验科学探索的乐趣,在创新学习中领悟所学知识的真谛,在创新实践中感受科教融合的力量。以科学研究为基础的本科教学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多样化的经历,能培养学生更多的自主能力,比如分析能力、批判思维等,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更有利,这是科教融合的理论基础[2]。

通识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通识教育就是要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加强文理科之间的渗透,做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促相融,使理工科学生能够掌握一定的人文知识,而文科学生能够拥有科学思维[3],通识教育的基本特征就是要有广博宽厚的知识。华南农业大学率先开展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改革研究[4,5],并于2013年成立了全校性的“农事训练中心”,主要针对非农专业的本科生开展农业知识的通识教育,实现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相融合,培养复合型、创新型高层次人才[6]。

一、科教融合的具体做法:开放科研平台,培养创新型人才

华南农业大学在开展农事训练课程期间,为保障农事训练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学校融合多方力量加强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想方设法建设现代化农事训练实践教学基地[7,8]。同时积极推进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与农事训练课程建设的深度融合[9],促进校内教学实践基地更好地为本科农事训练实践教学服务,保证校内教学实践基地优先满足本科生实践教学的需求。但学校并未将科研平台列入本科实践教学。专门的实践教学基地可以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科研平台能为学生提供最前沿的科技见识。为充分发挥科研平台的育人作用,积极推行科研反哺教育,本研究以依托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建设的“广东省森林植物种质创新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木本饲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农林生物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众多省级重点实验室与研究中心为平台[10],将学校的“林木组织培养技术”“林木种子”等林学站农事训练课程在省级科研平台上开展[11],让学生在通识教育中也能接触最前沿的科技知识,以此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和科研的积极性,对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笔者以林学训练站的农事技能通识训练课实践教学为例,结合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的实践教学条件,就科教融合背景下省级科研平台承担通识教育课程的探索与实践(见图1)进行了总结,以期更好地利用省级科研平台的科研优势,承担农事训练通识教育课程,将科研与教学融为一体,培养交叉学科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从而推进农事技能通识训练课的教学工作。

(一)开放科研平台,促进农事训练

开放依托学院建设的省级科研平台,让平台承担农事训练课程,既可以减少学校对教学实践基地的投入成本,也可以提高科研平台仪器设备的利用效率,还能提高农事训练课程质量。

(二)通识课程中植入前沿科技的科普让学生了解林学

在农事训练课程的理论讲授部分植入林业科学最前沿的科学技术及研究成果,从科普角度讲述最前沿的研究成果,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激情,从而让非农专业的本科生很好地了解林学,了解农学专业,培养非农专业学生识农、爱农的意识,也为后期的实践操作等奠定理论基础。例如,在“林木组织培养技术”课程中植入细胞融合、基因工程等学科前沿技术,并从转基因食品安全、新疆棉事件(抗虫棉)等社会热点事件入手,从科普的角度讲解林木组织培养技术的原理和应用;在“林木种子繁育”课程中植入植物分类学的科学前沿动态,并结合植物入侵等社会热点问题,通俗易懂地讲解种子形态、种子结构、种子库等知识点,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向学生传授科研技能,让学生体验林学

在农事训练课程中,积极主动地传授将林学专业的科研技能教授给非农专业的学生,让学生能直观体验到林学科学研究需要的科研技能,从而激发学生的动手热情和兴趣,让学生喜欢上林学。在“林木组织培养技术”课程中将培养基的配制、无菌操作等科研技能教给学生,既能让学生了解培养基配置的原理,也能加深学生对植物细胞全能性等基础理论的理解;在“林木种子繁育”课程中将种子活力测定、千粒重测定等基本科研技能教给学生,能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验林学专业。

(四)将科学研究融入课程和教学,让学生主动学习

在农事训练的通识教育中,上课教师将自身所承担和参加的科研项目融入课程和教学当中,用科研项目中的问题去激发学生思考,让非农专业的学生体验农学专业的科研思维及研究范式,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交叉学科的创新型人才。

(五)鼓励学生跨专业组队开展创新训练,培养创新型人才

在农事训练课结束之后,积极发现对林学感兴趣的学生,让本学院的学生与他们一起跨专业申报和开展创新训练项目,将这一部分学生培养成交叉学科的创新型人才。

二、实践探索中遇到的问题

(一)教学与科研相冲突

在省级科研平台开展农事训练课程时,时常会因为上课时间与科研时间冲突,导致平台承担的科研项目开展受阻。另外,由于上课的学生为非林学专业的学生,对仪器设备的操作不熟练,有损坏仪器设备的风险。

(二)非农专业学生对农学专业兴趣不足

由于农事训练课是学校专门为非农专业的本科生开设的通识教育课程,上课的学生均为非农专业学生。由于专业跨度大,很多学生对于农事训练课的内容不感兴趣,这就导致课堂的反响并不是很好,教学质量会受影响。

(三)创新型人才培养力度不够

虽然不要求学生百分之百接受课程内容,但通識教育的目的还是应该达到,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相融合,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由于农事训练课程定位为通识教育,因此很多学生在上课时不认真,教学质量大打折扣。

三、解决方案

(一)建立科研平台开放准则,保证科研与教学有序开展

虽然科研平台开放对教学有利的方面较多,但不能不顾科研。为保证科研和教学相互促进的同时又不造成冲突,需要各平台根据自身的条件,制定详细的开放准则。充分调研科研平台各课题组的科研安排,包括时间安排、仪器安排、实验室空闲时间、可用于教学的仪器及空间等,结合科研平台自身研究任务及条件,制定科研平台开放准则,并在每学期初更新。在不影响科研平台所承担的科研任务前提下,将农事训练课程融入科研平台中。另外,将仪器设备进行分类管理,制定仪器设备使用管理制度,简单易上手的仪器设备初学者学习一两次后即可单独使用,大型高端复杂的仪器设备必须经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机,以此保障科研平台的仪器设备不会因为误操作而遭到毁坏。

(二)植入学科前沿科学知识,加强课程内容建设

想要激发非农专业学生对农学专业的热爱,就要在课程内容上下功夫,查阅、分析林学相关专业前沿知识,并将本学科的前沿内容恰如其分地植入通识教育课程之中,针对农事训练课程设计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案。在通识教育的课程内容建设上,要结合本学科的前沿知识,引入社会热点问题,并给出本学科的解决方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紧跟创新训练,培养创新型人才

每学期的农事训练课程结束之后,授课教师主动挖掘对本学科感兴趣的学生并保持联系。在每年的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申报时,积极鼓励本专业学生跨专业与其他专业学生组队,开展创新项目训练,从而达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的。

结语

结合学院科研平台的优势资源,开展教学实践的改革和初探,从而达到科研与教学的有机融合,增强非农学生对农业相关专业的了解,培养非农专业学生“识农、尊农、爱农”的家国情怀,教育和引导非农专业学生关心关注国家乡村振兴计划。同时对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也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