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第41期·“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的思路与对策

2022.08.08

[出处] 教育教学论坛_2021年第41期

[关键词] 思政教育;高校人才培养;对策

[基金项目] 2020年度河南省医学教育研究项目“‘MOOC+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探索”(wjlx2020358)

[作者简介] 刘欣欣(1981—),女,河南新乡人,医学博士,郑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 C9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1)41-0085-04   [收稿日期] 2021-01-19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1]。高校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贯彻落实十九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精神与全国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精神结合起来,与高校党的领导、党的建设和各项事业发展结合起来,努力建设让党放心的世界一流大学[2]。中共中央、国务院同时期作出关于高校建设的战略性重大决策,即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学科(简称“双一流”),也是继“211工程”和“985工程”之后,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又一国家战略。建设“双一流”对于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具有重大且长远的意义,同时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有力支柱[3]。

目前国内高校陆续展开“思政课程”的建设,但是在课程建设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因此,需要总结和梳理所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不断探索建设思政课程的思路与对策,旨在实现思政教育与高校课程的相互融合、协调发展,以达到培养符合党和国家要求的新时代高校人才的目的。

一、高校课程贯彻思政教育的必要性

思政课程的建设决定了高校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核心品质和核心价值,良好的思政教育才有可能培养出适应新时代、新要求的高校人才。

(一)培育理想信念,有助于提高高校学生责任感和使命感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学习中讲: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4]。理想信念是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崇高的理想信念是人生的支柱和前进的灯塔。在当今社会中,随着经济全球化、科技的快速发展,各种思潮和信息也充斥着年轻人的头脑。因此,高校应该把思政教育作为高校学生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加强思政教育对高校学生理想信念的培养。

在高校“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思政教育需要迫切培养高校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使命感。社会责任感是一个人对国家、集体以及他人所承担的道德责任,是知、情、行的统一,是一个人的内在精神价值和外部行为规范的有机结合[5,6]。高校人才是国家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必须树立正确的社会责任感,不仅关系个体理想信念的实践,更与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息息相关[6]。因此,高校思政教育要開展爱国主义特色思政教育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关心祖国,为祖国发展贡献青春智慧的动力和热情,更加明确自身肩负的时代使命与责任。

(二)培养价值观念,有助于促进高校学生追求科技创新

价值观念实质上是一种实践观念,是通过人类实践活动得到的认知成果[7]。因此,人类的所有创造性的实践活动是价值观念的基础。高校学生的价值观念决定整个国家的价值趋向,也决定了未来社会发展方向。高校思政教育以高校学生为培养对象,以思政课程为途径,引导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当今世界,科技创新能力成为国家实力最关键的体现。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一个国家具有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就能在世界产业分工链条中处于高端的位置,就能创造激活国家经济的新产业,就能拥有重要的自主知识产权而引领社会的发展[8]。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等院校需要培养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复合型科技人才。高校思政教育需要结合专业课程,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融“教、学、做”为一体,利用优质教学资源,鼓励理论研究与实践操作相结合,进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三)培植道德理念,有助于提升高校学生对学术忠诚的认识

学术忠诚,即研究者在从事学术活动中表现出对学术事业的诚信态度、忠实以及积极进取的行为[9]。研究者在进行科研活动中,必须具备正确的道德理念并遵循科学规律,这不只关乎研究者价值的自我实现,而且关乎科技成果的真实意义。研究者必须把学术道德理念作为行为准则,能以此抵御外界各种权、色、名、利等糖衣炮弹的诱惑,自觉做好科研工作,造福人类。道德理念区别于法律、制度等外在的管束与制约,是一种学术行为上的自我修养和约束。

学术忠诚的对立面即学术不忠,主要表现在学术不端、学术浮躁、学术腐败等违背学术规范和道德的行为[ 10 ]。高校思政教育必须加强培养学生的学术自律意识,增强其道德理念,让学生能够自觉履行学术道德的理性行为,以追求真理为理想,最终实现理想与道德理念的高度统一,严格恪守求真务实的高尚气节。

二、思政教育在高校课程实施过程中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