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第44期·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影响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因素探析

2022.08.01

[出处] 教育教学论坛_2021年第44期

[关键词] 教育信息化;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因素

[基金项目] 2016年度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教育部青年课题项目“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宁夏乡村教师生存境遇考究”(EHA160436);2018年度宁夏回族自治区高等学校一流学科建设(教育学学科)资助项目“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宁南基础教育教学质量有效提升的理论和实践”(NXYLXK2021B10)

[作者简介] 杨彦栋(1984—),男,甘肃会宁人,硕士,宁夏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讲师,主要从事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1)44-0038-04    [收稿日期] 2021-03-19

2018年,国家就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相关工作的开展提出要求:教师要基于教育信息化背景,有效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为适应信息化时代的教学要求,教师需要实现个人教育信息化的转换。在此过程中,乡村教师面临一定的困境,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被广泛关注的问题[1]。本文在教育信息化发展背景下进一步探求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因素,从而提出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

一、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对比城镇教师,乡村教师在专业发展上存在一定的落后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意识欠缺

专业发展意识是引导乡村教师进行专业发展的思想因素,也是提升个人教学专业能力的起点。专业发展意识通过教师个人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能够积极主动地指导个人的实践活动,引导个人行为贴近专业反思与专业发展。但从乡村教师专业反思与发展具体实际情况来看,只有少部分乡村教师会主动写教学反思笔记进行教学总结,这反映出乡村教师专业反思与发展动力不足。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缺乏相应的观念引导,另一方面是教师个人并未意识到专业反思是个人提升的一种途径,教师自身专业发展水平受到极大限制。

(二)乡村教师专业知识更新缓慢

乡村教师在专业知识构建上存在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乡村教师的专业培训需求难以得到满足。从当前乡村教师自身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来看,教师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水平相对较低,在教育基础知识、教育心理知识、学科专业知识、课程改革知识等方面更新均存在不足。从专业培训的内容来看,很多乡村教师有个人的培训需求,乡村教师培训工作的开展应更多地将关注点放在与教育有关的一些专业知识上。另一方面,乡村教师进行专业知识学习的途径相对较窄。当前乡村教师进行专业知识学习较多的是通过自学或网络培训的方式开展,短期集中性培训与进修机会相对较少,因而大大限制了乡村教师专业知识获取的积极性。即便一些县城有相应的进修学习培训机会,也会优先考虑教龄长、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一些年轻教师常被忽略。从自学和网络进修的学习方式来看,这两种方式的学习效果难以达到理想水平。

(三)乡村教师专业教研能力有待提升

乡村教师在专业教研能力发展上存在两方面的问题。第一,乡村教师开展校本教研力度不足。教研工作室是实现教师个人专业发展的一种途径,可通过校本教研工作,结合教师实际教学工作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培训工作。但在当前,很多乡村学校并没有开展校本教研,因而乡村教师校本教研能力不足。有一些乡村学校开展调研课题主要是通过对教学过程中问题的总结来进行教研工作。很多乡村教师所在学校并没有专门教研组,也没有优秀教师为带领人开展教研工作。第二,校本教研并未和乡土文化进行融合。校本教研工作最重要的一项内容是实现乡土文化的融合,但在当前大部分乡村学校中,没有针对已有的乡土文化开展融合工作,而是将更多的精力和重点放在自身教学工作当中遇到的问题上。很多乡村教师对当地乡土文化的认同度并不高,对当地所拥有的乡土文化重视程度低,所以未形成乡土文化与教研工作的有效结合。

(四)乡村教师教学方式落后

在信息化背景下,科学技术的应用为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了新的方式,但在乡村教学过程中,乡村教师仍然采用固定的、程序化的教学方法。单一传统的教学方式以及教学习惯阻碍了乡村教师的专业发展。而在当前新型教学模式的應用过程中,其实也是对新的教育观的实践。乡村教师更侧重使用传统教学模式。考虑到传统教育模式更侧重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乡村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将重点放在学生的成绩上,而不是学生个人能力素质的提高上。新型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学生的理解以及学生能力的培养,侧重学生创造性的发展。在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及教学观念的主导下,乡村教师的教学会十分受限,也会阻碍个人的专业化发展。

(五)乡村教师专业学习时间有限

乡村教师在专业学习上时间和精力投入有限。因师资短缺,乡村教师往往身兼数职。从乡村教师教学工作时间占用比例来看,大部分乡村教师教学任务繁重,担任课程较多,除了教学工作部分,还要担任教学管理等工作。繁重的工作让教师投入教学的时间精力严重受到影响,投入专业学习和专业发展的时间和精力不足,严重影响教师个人专业发展。

二、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影响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

本文主要从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影响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客观因素及主观因素出发进行分析。客观因素满足了教师个人发展需求保障,教师自身所拥有的主观因素激发了个人发展的动力。实现客观因素与主观因素的融合,才能更好地帮助乡村教师在信息化背景下提高个人专业水平及能力。

(一)客观因素

第一,政策的有力执行。国家先后制定出台了一些针对乡村教育发展、乡村教师发展的政策,为促进乡村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地方教育管理部门要积极落实国家对乡村教育的相关政策,关注乡村教师专业发展,促进乡村教师专业发展[2]。第二,学校的高度重视[3]。学校领导的重视以及学校领导开展的各项改革实践工作,对教师专业发展有着密切关系。作为乡村教师主要的工作场所,学校肩负着促进教师发展的责任。因此,各个乡村学校负责人需要认识到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如果学校领导并未认识到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将极大阻碍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第三,优秀教师的带头作用。课题组中的优秀教师是其他乡村教师学习的榜样。要充分发挥课题组中优秀教师的带头作用,课题组也要定期组织课程教学研讨学习交流活动,为教师教学创造条件,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学习,促进乡村教師专业发展。

(二)主观因素

主观因素主要是乡村教师自身对个人专业发展的主观能动性。在信息化时代,教师必须要有终身学习的意识,积极了解当下社会需求以及学科发展方向,准确把握课程建设以及课程改革的重点,根据新时代对于学生的要求,更新教学理念,加强课程内容建设,探索教学方法。然而,这对于乡村教师来说是一项比较艰巨的工作。受到条件限制,乡村教师很难及时更新教学理念、学习先进信息技术、掌握创新教学方法,加上个人学习积极性不高,导致其专业发展的落后。

三、教育信息化为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契机

教育信息化大背景为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带来挑战的同时,也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当前,我国各行各业都受到信息技术的冲击。互联网技术应用至各行各业,进入传统产业,带来了社会价值。信息技术也以其优越性为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平台。

(一)国家方面提供政策支持

乡村教师是教师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受城乡发展不平衡、交通地理条件不便等因素影响,乡村教师队伍面临人员不足、补充渠道不畅、整体素质不高等的制约,阻碍了乡村教育持续健康发展。这一问题在中西部边远贫困地区尤为突出。针对这些突出问题,2015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2020制定了《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加强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这一系列的国家政策,是在教育信息化发展背景下为实现教育现代化发展乡村教育而制定的。这无疑对乡村教师队伍的建设起到重要作用。这些政策从乡村教师待遇、乡村教师职业能力素质、职业成长等方面对乡村教师发展提出明确的要求,为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

(二)社会方面提供良好环境

在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过程中,我国各行各业都能够感受到信息技术的先进性。先进的技术支持为我国各行各业的工作带来了新的发展局面,也为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指明新的方向,提出新的要求。在教育领域中融入信息技术同样拥有良好的社会环境。当前,针对教育领域开发的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已逐步地应用至课堂中。学生感受到信息时代中教育的发展以及变革,这同样也为乡村教师提升个人专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条件。教师可在时代背景的熏陶下,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接受新事物,提升个人专业水平,发展个人专业能力。

(三)网络环境方面提供平台

乡村教师的专业发展与工作紧密相连。在社会信息技术发展的大环境下,乡村教师的专业发展也必须与这些新技术相融合,以新技术带动自身的发展。当下已有的教育信息技术为教师的自身专业发展提供了平台。例如网易公开课学习论坛、教学博客等,都有丰富的教学资源,以及与时代紧密相关的专业发展资料。乡村教师可以通过平台资源提升个人的专业水平,更新自我教育理念,改变传统教学方法,从而实现自身专业发展水平的提升。与此同时,先进的信息技术也为乡村教师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支持。乡村教师可在应用先进技术的基础上探索个人成长方向,从而在新技术的应用过程中总结教学经验,完善教学过程。

四、教育信息化背景下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探究

(一)建立健全信息网络平台,增强乡村教师的自我认同感

当前,乡村教师要认识到专业发展的重要性。首先,需要转变个人的思想认识,提高对个人身份以及职业地位的认同,认识到个人专业发展的重要性,由被动接受向主动发展方向转变。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第一,搭建教师评价网络平台。在该平台上,为乡村教师提供优秀教师教学案例,分享优秀教师个人成长经验,通过多种形式来丰富乡村教师的个人专业成长路径。同时,乡村教师在成长过程中要注重专家的点评以及指导。第二,引导乡村教师上传个人专业发展经验。通过个人情况的展示,由专家领导进行指正,从而保障乡村教师发展具有一定的方向性。第三,搭建教学平台,加强对乡村教师的跟踪指导。乡村教师的教学工作量大,教学任务重,加上信息技术学习进度缓慢,在实际教学应用过程当中可能会出现生搬硬套等现象,所以在教师培训过程中,需要结合乡村教师实际情况,开展更加贴合教师教学的工作,增强培训的实践性。

(二)搭建乡村特色课程,建立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引导机制

在乡村教育开展过程中,乡村存在的一些人文资源及自然资源都可以融入教学过程当中,也是实现乡村教育特色化、个性化的突破点。在乡村教育经济基础弱、信息技术水平低的背景下,需要把握住自己特有的教学特点。按照城市教育发展模式去要求乡村教育是脱离实际的,因此乡村教师可结合地方特有的文化开设特色课程,实现就地取材。例如,教师可结合当地农村地区收割季节,带领学生开展劳动实践课,在实践课让学生探讨农作物的生长与收割过程,基于专业知识,结合生活实际,促进学生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另外,在乡村特色课程开展过程中,教师可提前通过网络平台搜集领域相关知识,做好课前准备工作。与此同时,教师也可通过信息网络平台,将乡村特色课程上传至教育平台,让更多教师看到这种特色课程,发挥乡村教育的独特性与本土性,增强教师的专业自信与自我认同,实现教师专业发展。

(三)加强乡村教师专业培训力度

针对乡村教师专业能力存在的不足,可以加强针对性的知识培训工作。首先,针对乡村教师更好开展专业知识培训工作,实现知识培训工作的针对性。根据乡村教师职称情况,对不同专业知识的学习内容有所取舍,制定相应的专业培训内容。其次,拓展乡村教师学习途径。针对当前乡村教师存在的网络培训困境,进一步丰富乡村教师专业学习路径。可通过混合培养模式为乡村教师开展培训工作,采取专家到乡授课及网络远程授课的模式,对乡村教师的专业发展进行指导。另外,还可根据乡村教师实际需求,采取多种培训方法,更具针对性地发展乡村教师个人能力,满足其培训需求。

(四)形成信息化管理制度,促进乡村教师长效发展

结合当下教育信息化发展背景,我们需要针对乡村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建立符合时代要求的管理机制,提高其教学管理能力。首先,在教育教学信息化设备的使用上,需要搭建合理完善的制度,通过成立有技术、有经验的乡村学校信息管理队伍来督促乡村学校信息技术配置。其次,建立科学合理的网络信息交流平台,实现平台科学、规范化管理。开放的信息网络平台为我们呈现丰富的资源,但也带来信息的复杂性。为确保乡村教师在专业发展过程中获取信息的效率,可以通过相关专业人员优化网络教育资源,将现有的网络资源数据进行归类,形成资源库,提供给乡村教师,节省乡村教师搜索资源所需的时间。最后,为乡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支持与服务的信息化环境,通过多种途径带动教师接纳信息技术,以多种形式激励教师接触信息技术,提高个人信息技术使用能力,从而提高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主动性。

五、总结

乡村教师是教师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受城乡发展不平衡因素影响,其专业发展受限,整体素质不高,制约了乡村教育持续健康发展。教育信息化为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平台,特别是近年来国家出台一系列措施,为促进乡村教师專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环境,同时,各种网络资源也为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丰富资源。建立健全信息网络平台,可增强乡村教师的自我认同感,搭建乡村特色课程,建立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引导机制,加强乡村教师专业培训力度,搭建信息化管理制度,促进乡村教师长效发展,从而促进乡村教师专业能力提升,带动乡村教育长远发展。